这段历史不可忘!广州海珠有考古重大发现!
近日
广州海珠区南石路28号地块
有重要考古新发现
经过一年多的考古调查勘探和发掘工作
考古队共清理出
清末镇南炮台、民国监狱等重要遗存
其中可确认监仓132间
出土遗物103件(套)
这一重大发现
为世人揭开了一段中国共产党人
艰苦卓绝、可歌可泣的峥嵘岁月
功夫不负有心人
监狱基墙重现人间
1913年,广东省城警察厅就清代镇南炮台故址建立南石头监狱,称“惩戒场”。1927年“四·一二”政变后,广东国民党反动当局在此关押、审讯、杀害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,并改称“惩教场”,俗称“南石头监狱”。
2021年7月,考古队员对南石头监狱遗址开展发掘,面积5000平方米。
令人欣慰的是,他们清障后发现,当年改建自行车厂和摩托车厂时,施工队并未大规模刨土,监狱墙基幸存。南石头监狱的建筑格局仍然清晰可见,监狱门道仅有60厘米宽,从门道走到最里面墙基仅约4步,空间非常狭窄。
遗址航拍
目前考古队已清理出房址、灰砂围墙、麻石路面等遗迹,可确认监狱牢房132间,面积最大的10.4平方米,最小的4.3平方米,残存墙基最高约0.5米。“井”字形牢房,可与文献相印证。
“根据相关文文献资料,目前已确认在此关押的有确切姓名的共产党员及革命烈士有339名。”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易西兵介绍,此数据后期还将根据研究工作进展进行更新。
该遗址还出土铁炮、镣铐、子弹壳、试剂瓶等遗物103件(套)。其中一件脚镣引起关注,易西兵介绍,不同于现在可以用钥匙打开的镣铐,这件脚镣没有钥匙孔,“这说明当时戴上了就没有打算解下来,可见当时对共产党员的迫害。
出土子弹壳
出土脚镣
出土装有白色液体的玻璃试剂瓶
这些遗迹遗物都是大革命失败后国民党反动派关押、迫害、枪杀共产党员和革命志士的直接罪证,更是广大共产党员和革命志士为谋求自由解放,开展艰苦革命斗争的鲜活物证。
除上面提到的民国监狱之外,该地块此次还清理出清代炮台等重要遗存,清代炮台遗存包括灰砂围墙、房基和铁炮等,清理的灰砂墙长约300米、宽2.2-2.5米、残高0.23-0.55米;大铁炮一尊,长3.72米,炮口端外径0.57米,炮体后端直径0.77米。
炮身有“道光二十三年正月 炮匠李陈霍造 监制官崖州知州 署广州府佛山同知李 钦差大臣 署两广总督 文渊阁大学士……”等铭文。易西兵介绍,此铁炮是广州目前发现的最大的一尊铁炮。
民国南石头监狱之谜
然而,解放后,这里先后被改建成自行车厂、摩托车厂,监狱原址也完全夷为平地。最终能否发掘出半点遗存,在发掘前考古队员心里也没底,连前期对遗址定位,他们都费了好大一番功夫。
该地块曾改建厂房
亲历者回忆:“场分内外”和井字型结构
第一个是“场分内外”,惩戒场分内场和外场,内场关押犯人,外场是狱卒和管理人员的生活区、办公房。另一个,这座监狱是“井”字型结构。
起初,他们也不清楚什么是“场分内外”,什么是“井”字型结构,建筑学没有这样的分类。
拿着这两条线索,考古人员花了整整一年时间,跑遍省、市图书馆、档案馆,到房管部门查档案、到规划部门查图纸,终于在1954年的广州地形图,找到类似轮廓的建筑。跟现代地图一叠压,才锁定监狱位置。
随后,在2021年3月25日,南石头监狱遗址虽未展开田野发掘,凭其重要程度,也足以与相邻的海港检疫所旧址,一同入选《第九批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》。
铁骨铮铮 烈士不朽
面对白色恐怖,在狱中的共产党员并没有被吓倒,而是组织起来,成立了中共南石头特别支部,领导难友进行了绝食、读书会、互济会等斗争活动,充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不怕牺牲、不屈不挠、勇于斗争的大无畏革命精神。
据当年关押在南石头监狱的革命烈士张肇志的后人回忆,当年,张肇志担任共青团中山大学支部书记,入狱后,他利用一些破纸片,写了两首诗和一封家书,他把信塞到棉被里,托难友出牢后带回家乡。
张肇志《狱中诗词》(一)铁锁锒铛心不寒,为将真理播人间;伤痕血渍何须扪,南石牢头更漏残。
(二)沉沉黑獄过新春,主义彰明慷慨陈;虽是此身随物化,珠江夜夜照孤燐。
张肇志烈士
张肇志烈士的四位侄女
环岛路为考古让路
未来或将原址建博物馆
下一步,有关部门将依照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要求,进行重新规划设计,让公众走进历史现场,深刻体会共产党人坚贞不屈、矢志不渝的革命意志。